济南全搜索

济南全搜索

>发挥共青团职能作用 促进优良学风建设

发挥共青团职能作用 促进优良学风建设


  从共青团的视角来分析,可将学风拓展为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三个方面。学会做人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有正气,走正道,干正事。学会学习就是要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秉持严谨的治学态度,具备刻苦的学习精神,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具备良好的学业水平。学会做事就是要培养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健全的意志品质,强健的体魄,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具备较高的情商。这三个方面相互关联,共同作用,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优良学风的打造,离不开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和谐开展,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作为高校“第二课堂”的主要组织实施者之一,共青团立足于自身职责,在构建完善济南大学第二课堂,积极推动良好学风养成方面大有可为。

  一、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通过主题教育和宣传活动,做好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引导学生学会做人。

  共青团本身具有组织引领青年的基本职能,更具备组织架构清晰完备,政治先进性突出的特点,结合共青团报纸、网站、微博、微信构建而成的舆论宣传平台,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方面,共青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如济南大学团委紧密围绕国庆、建党周年庆等重大节点,在全校团员青年中广泛开展“青春志·中国梦”、“与信仰对话”等7大系列百余项主题教育活动,同时,积极开展专题报告会、座谈会等一系列主题鲜明,学生乐于接受的活动,在全校团员青年中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校荣校教育,增强团员青年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通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校团委组织各学院学生骨干积极参与培训,帮助他们坚定信念,树立理想,丰富理论,提高能力,而他们又将培训中的所学所获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去传播带动更广大的青年学生;校团委还积极探索将爱国主义教育和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有机结合,组织各学院以团支部为单位开展升旗仪式主题教育活动,并由此衍生出“争当国旗手”选拔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团员青年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二、通过共青团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平台,有效延伸和丰富第一课堂,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作为负责大学生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的主要部门,校团委近年来一直努力探索,不断完善济南大学学生科创机制,加强平台建设,同时,努力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专业含量,帮助青年学生通过科创赛事和社会实践服务来寻找专业差距,完善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提升专业素养。

  近年来,校团委努力优化学生科技创新工作顶层设计,加大激励力度,明确提出把学生在创新创业活动方面取得的成绩作为研究生推荐免试的重要参考依据,科创奖励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同时规范和落实了创新学分的奖励。在2015年的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济南大学获得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积180分,全国排名72位,名列省属高校第一,全省高校第三,被团中央学校部确定为“挑战杯”全国发起高校候选单位,目前正等待团中央的最后批复。校团委还引导各学院积极承办和参与专业竞赛,如数学学院承办数学建模校级竞赛,连续三年取得国家一等奖,机械工程学院连续三年承办齐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自动化学院承办电子设计竞赛,土建学院结构设计大赛,信息学院承办齐鲁软件大赛等,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热情。同时,校团委系统实施学生科研立项工作,形成了包括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立项资助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在内的学生科研立项体系,形成了院级—校级—国家级三个层次,从低年级覆盖到高年级选拔的多层次、立体式的学生科创培养模式。仅2015年,学校划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专项经费65万,SRT立项和学生科技创新立项45万。去年12月,第一届济南大学创业精英特训班开班,培训班将持续半年时间,90名学生带着自己的创业项目与5位省内企业家创业导师面对面双选组成创业团队,在项目运作过程中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校团委还进一步明确了“鼓励青年学生将所学专业运用于社会实践,促进社会实践内涵式发展”的工作方向,引导学生运用各自专业特长积极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得到应用,专业素养和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通过播撒爱心的志愿服务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学会做事。

  校团委开展的志愿者服务、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等,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济南大学志愿服务工作进一步明确了“依托专业,提升水平,积极开拓,注重传承”的发展思路。目前,全校注册志愿者2741人,他们秉承志愿服务信念,在助老助残、义务支教、科普宣讲、校园消防、卫生防病等领域内开展形式丰富、内容充实的志愿服务活动。“瓷娃娃关怀”项目在第二届中国青年志愿项目服务大赛中荣获银奖。在校园文化活动方面,校团委努力在内涵上做提升,效果上下功夫,使校园文化活动具有文化艺术性、互动参与性,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如读书节培养学生爱阅读,擅思考;外语文化艺术节引导学生涉猎多元文化;廉政文化创意活动树立学生廉洁自律意识;新生合唱节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增强新同学的集体主义观念和自我归属感;校园十佳歌手大赛、高雅文艺演出等提升同学们的艺术涵养;泉城大讲堂用名人名家的精彩案例和感人事迹,激发青年学子拼搏向上的青春豪情;“三走”系列活动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身体素质。济南大学149个学生社团有成员7000余人,涵盖了理论学习、志愿服务、科技创新、兴趣爱好四大类,全年1000余项活动,让青年学子在社团活动中培养兴趣,发挥特长,提高素养。

  总之,作为高校的主体功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富有学校鲜明特色的优良学风,而优良学风是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相互结合,共同作用下逐渐塑造和产生的。但我们必须明确,第一课堂是主阵地,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必要延伸与有益补充,二者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的,绝不是相互割裂,更不能本末倒置。第二课堂的一切活动都应以保证第一课堂的正常进行为前提,以促进第一课堂的发展提升为根本,这也是校团委打造第二课堂所秉承的一贯原则。按照学校综合改革的要求,今后,校团委将进一步深入调研,细致分析,大胆改革,兴利除弊,努力提升济南大学第二课堂的活动水平的质量,不断丰富其内涵,进一步发挥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补充作用,努力促进优良学风建设。



责任编辑:JNQ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