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鲁生谈“工匠精神”:追求“极致”坚守“本心”
潘鲁生谈“工匠精神”:追求“极致”坚守“本心”
2016-07-15
www.jnmtv.cn 编辑:济南全搜索
济南全搜索讯:
近日,由济南报业集团发起的寻找“济南工匠”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反响,很多济南人关注着这个活动,还有很多人推荐或自荐各个行业的“济南工匠”。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国家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潘鲁生同样对这个活动非常关注。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解读了他心目中的“工匠精神”。
近日,由济南报业集团发起的寻找“济南工匠”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反响,很多济南人关注着这个活动,还有很多人推荐或自荐各个行业的“济南工匠”。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国家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潘鲁生同样对这个活动非常关注。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解读了他心目中的“工匠精神”。
在潘鲁生看来,“工匠精神”是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支柱,是一种专注执着、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精致和谐的气质。“‘工匠精神’所涵括的师道精神、创业精神、创造精神、实践精神,依然是我们当今时代的重要思想资源和强大精神动力。”潘鲁生认为,重塑“工匠精神”,就是提醒国人要关怀手艺,尊重工匠;也提醒手艺人要自知,更要以“工匠精神”为核心定位自我。
潘鲁生认为,在中国,距离工匠最近的可能就是手工艺。与工业产品相比,手工艺产品蕴含丰厚的文化价值、循环经济价值、环保价值、艺术价值和情感价值,具有浓郁的民族民间地方特色。中国是工艺美术大国,历史悠久,积淀丰厚,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工艺美术是五千年延续不断的造物文脉。在当代,手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智慧经济宝库。2013年统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计1530项,其中,民间美术与传统技艺共408项,占总项目的27%。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中,传统手工艺品类丰富,涉及9个门类180多个品种。
潘鲁生告诉记者,现在虽然全球新科技革命、工业4.0已经到来,新标准化、智能化的大生产已应用于当代制造业,但设计原创来自文化的转化创新,顶级工艺技术无可替代,一流的实践能力不可缺少。“很多民间工匠对技艺精益求精,数十年如一日专注和坚守。这种优秀品质和内涵可以辐射到各行各业,尤其是在浮躁的社会里,就更加需要倡导和传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工匠精神’。当代中国需要‘工匠精神’,需要‘大国工匠’作为‘中国设计’的发展基础。”
潘鲁生认为,“工匠精神”在今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实用”与“审美”相结合,手工艺品无不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其次是“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手工技艺具有独特的技艺和风格,成为地域文化的一种标志物和文化名片;再就是追求“极致”与坚守“本心”,工匠们不仅需要用心、专心和耐心,还需要精心、细心和恒心。
从现在起,只要您身边有符合“爱岗敬业、执着专注、坚韧不拔、善于攻关、勇于开拓、精益求精,在一定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能工巧匠,不论他(她)身处我市制造业、手工业还是老字号企业、文化创意产业等行业、领域,都在我们的寻找范围内。如果您有自己心目中的人选,请与我们联系。从舜网专题网页(http: //news.e23.cn/xzjngj/)下载推荐表,填好后发到邮箱 xzjngj@163. com。电话:0531-67976324。我们期待您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