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案疑凶“漂白”后赴内蒙古当上门女婿 曾献血“赎罪”
命案疑凶“漂白”后赴内蒙古当上门女婿 曾献血“赎罪”
2016-11-25
www.jnmtv.cn 编辑:济南全搜索
从警方那儿得知实情后,她号啕大哭——和自己朝夕相处10多年的丈夫并不姓刘,而是姓商,是一名背负命案的在逃犯!
时间回到2002年,山师东路上的一家快餐店内,23岁的商某与19岁的梁某因为一只死老鼠发生争执,商某将梁某砍伤致死。他“漂白”身份12年,最终仍没逃过警方的抓捕。
一只老鼠引发血案嫌疑人“人间蒸发”14年
2002年,23岁的商某与19岁的梁某在山师东路上的一家快餐店打工,商某不善言辞,性格内向;梁某话语多,性格外向。因为快餐店没有自来水管,两人每天早上轮流出去提水。2002年1月14日早上,两人在快餐店起床后,收拾工具准备做饭。商某打开水桶盖子,发现里面漂着一只死老鼠!商某觉得泡了死老鼠的水没法再用了,喊梁某到店外面去提水。梁某没有理会商某,用水舀子把死老鼠从水桶里捞出来。他的这一行为激怒了商某,平时就有矛盾的两人扭打在一起。打斗过程中,没占到便宜的梁某抓起一把剁骨头的刀,商某冲上前夺过刀,将他摔倒在地,用刀砍梁某的后脖子……商某说,他将梁某扶起来后,离开了快餐店。梁某被送到医院急救,但因伤势过重身亡。
14年来,嫌疑人商某犹如“人间蒸发”,但民警追查的脚步没有停下。
比对数亿人像178个可疑人员中发现“踪迹”
近几年,随着公安部门人口信息采集系统的建全,给苦苦寻找商某下落的办案民警带来机遇。“今年8月,我们结合全市召开的追逃工作会,采取大数据,利用新技术,将包括商某在内的一些逃犯的信息重新梳理,上网进行人像比对。”历下公安分局情报信息科副科长靳鹏告诉记者,通过人像比对发现一些可疑信息,然后仔细排查。
商某案发时23岁,留下的是1寸的黑白照片,并且模糊不清。“从全国数亿人中,筛选出了与商某外貌相似度在六成以上的178个可疑人员,从中又筛选出了7个重点可疑人员,然后发现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的刘某和商某相似度高达90%以上,有重大作案嫌疑。”靳鹏介绍,这种人像比对是有目的进行的,民警按照以往经验,一些嫌疑人作案后,多数跑到东北、甘肃、内蒙古等地方,因此刘某就被作为重点进行排查,“我们发现2002年前刘某在当地没有任何户口信息,2002年左右才有了户籍信息,而商某在2002年案发后逃离济南,这些信息基本吻合。”
自称孤儿隐姓埋名饱受煎熬献血“赎罪”
“近几年,历下公安重视图侦技术的研究,在此次侦查中,为找到刘某发挥作用。”擅长图侦技术研究的民警刘江随警作战,和同事在最短时间内分析出了刘某的工作地点——乌海市某商场的地下餐厅。
11月10日,被民警抓获的嫌疑人刘某承认自己就是潜逃多年的商某,目前已经在乌海市结婚,已有一儿一女。
2002年,商某砍伤梁某后,乘火车到了内蒙古包头,在一家煤矿里干了几年苦力活,后来逃到内蒙古乌海市。2004年,他通过甘肃的姑姑,将户口落到甘肃天水,并改名为刘某。2005年,他网上聊天认识了一女子,自称是孤儿,没有亲戚朋友,两人结婚,并将户口迁移到妻子宋某的户籍所在地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
商某被抓获后,民警找到他的妻子,她号啕大哭,这才知道和自己相处10多年的丈夫并不叫刘某,而是叫商某,老家菏泽,是一名背负命案的在逃犯。这些年,商某不是在煤矿挖煤,就是在餐厅打工,身份证从来不带身上,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过着战战兢兢的日子。饱受煎熬的他甚至在当地献血来“赎罪”,以缓解自己心中的不安。
此案目前还在审理中。
原标题:命案疑凶“漂白”后赴内蒙古当上门女婿 曾献血“赎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