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视点
高教视点
2016-03-28
www.jnmtv.cn 编辑:济南全搜索
也门青年中国创业记
新华网北京11月12日电(记者 任珂 李峥巍)创新和创业已成为当下中国社会的热潮,这种潮流甚至开始影响一些外国青年,扎根中国实现自己的梦想。
阿德就是这样一个“洋创业”。29岁的阿德来自也门萨那,他的阿拉伯文名字是艾哈迈德·萨亚迪。在北京中央商务区的写字间里,阿德正带领他的技术团队,为中国本土电影行业提供数据服务。
阿德是一个名叫“爱梦娱乐”的公司的合伙人和首席技术官。这家公司的核心业务之一是票房预测,通过建立算法模型,对历史和网络数据进行分析,预测电影票房,为制片商提供决策参考。
公司有20多名员工,合伙人大多有在百度、腾讯和阿里巴巴工作的经历。他带领10多名中国技术人员写代码,也要参与公司的日常管理。
阿德2005年被也门政府选中来中国留学,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读计算机本科,再考取中国政府奖学金到清华大学深造。毕业时,华为公司很希望他到中东工作,也有机会到美国读博士,但他选择留在北京创业。
“那时中东突然开始动荡不安。更重要的是,我感受到了中国年轻人的创业热情。在北京的各个角落都有年轻人在创业。千万不要小瞧他们,有可能他们以后就改变了历史。”阿德说。
“我咨询了很多人,他们都说亚洲是在向上走,是未来世界经济的希望,我自己也觉得中国是在向上发展的。”他说。
阿德是一个典型的技术男和程序员。还在清华读书时,他喜欢去车库咖啡泡着,和创业者聊天。2012年,他遇到了互联网专栏作家雷鸣,也就是现在他所在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两人一拍即合,决定把互联网技术运用到影视和娱乐领域。于是2013年底他们开始创业,挺过最初的艰难后,在2014年下半年接到了第一笔业务。
外国人在中国办企业并不少见,但像阿德这样的外国年轻人设立初创公司的却很少。他认为北京的互联网创业环境非常好,各种要素都齐全,信息灵通,高校、人才和资金都非常密集,手续也非常简化。
阿德在中东的朋友对他的选择曾经很疑惑,认为以他的实力完全能在迪拜等中东城市创业或找到高薪职位。
他说,中东地区的互联网生态落后中国很多年,付费习惯、网上购物和虚拟币等条件不具备,而且在线支付手段也比较欠缺,信用卡普及率在除海湾国家之外的中东地区也不高。
阿德有一位朋友在迪拜创立了互联网企业,但5年来一直发展缓慢。而在中国,速度就快很多。
外国人在中国创业,也特给阿德的公司加“印象分”。雷鸣说,别人来公司寻求合作,记得最清楚的就两点,一个是我们是做什么的,另一个是我们公司有个外国合伙人。
阿德也有更宏大的梦想。他计划在中国继续创业10年,然后回到中东。
“我希望能将在中国学到的经验和模式带回中东,让更多的当地人通过互联网得到更好的教育。”他说。(来源:新华网)
大学要学会“对外说话”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一课题组公布了国内首份综合评价高校海外社会影响力的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我国高校与世界名校在英语网络世界上的传播力仍有较大差距。排名首位的北大得分仅是哈佛大学的6.7%。同时,有将近一半的“211工程”大学(52所)总分不足1万。
这份高校海外影响力排行榜,以112所“211工程”大学作为研究样本,选取了谷歌新闻搜索、维基百科英文词条、推特等5个平台作为考察维度,计算评估出中国高校的海外传播力度。同时选取了8所境外名校与中国大学对比,力求找到两者之间的差距。从专业角度看,这个排行榜无论是考察维度,还是评估方法,都有较大的改进和完善空间。但是,这个排行榜却给国内高校敲响了警钟。每所大学都该扪心自问,离国际知名究竟还有多远?而这恰恰就是这个排行榜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本以为在众多国内高校都把国际知名当成自己的奋斗目标的今天,要不要重视海外传播力的话题是不辩自明的。可一些高校的管理者认为还是练好内功最重要。重实干、轻传播,或许就是中国大学海外传播力还十分薄弱的原因之一。其实,笔者认为,实干和传播两者之间并不矛盾,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好酒不怕巷子深”之类的观念被现实证明早已过时了,缺乏有效的海外传播力,中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就是一句空话。海外传播力对大学办学方方面面的影响越来越大,是不争的事实。
当然,加强海外传播仅凭高度重视和满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谁来传播、传播什么、怎么传播,都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传播者是传播重要的要素,中国大学的海外传播重任由谁来承担?据笔者所知,在不少大学这个职责并没有明确。一些宣传部门不承担海外传播的职能,而国际交流合作部门也没担此重任。连个牵头单位都没有,海外传播显然难以落到实处。即便是有牵头抓总的部门,能够担起海外传播重任的队伍也不够强大,缺乏精通外语和传播的双料人才。从大的格局来讲,海外传播需要更广泛的主体参与,每个师生都应该成为所在大学的形象大使,出访时、接触外籍师生时,都应为扩大学校影响作出自己的努力。每个校友特别是海外校友,都应该成为母校亮丽的名片。
除了传播队伍之外,海外传播还难在水平,难在思维,难在传播是否符合海外受众的接受习惯。即便是语言过了关,话语体系不改变,传播方式不调整,把校报、新闻网上的东西照搬到对外的网站和社交媒体上去,传播效果也好不到哪儿去,这方面的例子不在少数。比如,一位清华留学生刚入校时,总爱打听有关青岛啤酒的事儿,原来他把“清华”和“青岛”搅和在一起了。
在世界变成“地球村”的今天,海外传播不应该成为中国大学的短板。校方要重视,师生要重视,主管部门也需要重视。一个好消息是,有关部门正着手推动各校英文网站的建设。期待今后能启动更多、更有效的工程来推动高校海外传播力的提升。
(铁铮,北京高校新闻与文化传播研究会理事长、北京林业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