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新春走基层
2016-03-21
www.jnmtv.cn 编辑:济南全搜索
高铁“试飞员”的春节
农历腊月二十九,19时50分,济南市区的夜空焰火缤纷,整个城市沉浸在过年的喜庆中,许多人正在与家人包饺子,期待着即将开始的春晚。李兆平却已整装待发,在家中放完鞭炮,伴着妻子一句“注意安全”的叮嘱,匆匆赶往济南西站添乘确认车组候车点。今年45的李兆平是济南铁路局济南西工务段确认车添乘组的成员。
每天凌晨5点,京沪高铁济南局管内都要开行4趟没有旅客的确认动车组,对前一天夜间维修的高铁线路进行动态检查,为后续开行载客的动车组提前“探路”。确认车上只有动车司机和添乘员,这些添乘员们被人们称之为铁路线上的“试飞员”。
大年初一凌晨4点30分,济南西站站台寒风凛冽,记者穿着厚厚的大衣、戴着棉帽,在站台站了一会就鼻涕直流。随着一道刺眼的灯光,DJ5904动检确认车缓缓驶入济南西站3站台,李兆平将添乘猴年第一趟高铁动车组,确认济南至北京区段的线路状态。
添乘确认工作要求“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高铁时速300km/h,1秒就行驶100多米,对于正常人来说,只能看到沿途的物体快速地在被闪过身后。但李兆平必须对轨道两旁的一切都仔细观察,因此每一秒对他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为此他练就了一项绝技,在作业的时候,无论多久,他都不会眨一下眼睛,最长他能坚持2个多小时。一路上李兆平站在司机后方,手里拿着记录本,目不转睛地观察着车外线路设备,用身体感觉列车在钢轨上的运行状态。哪怕是有微小晃动的地段,他都会看看仪器上的里程,对线路两侧的每一处公里标、每一段声屏障都要核对统计。车灯打出的强光射向远方,线路两边的线杆和建筑物快速地在眼前闪过,通过车灯反射回来的光束,李兆平眼睛里显现出隐隐的血丝。
5时50分,李兆平向调度所汇报确认线路满足运行条件。在李兆平的本子上,记录着整整两页数据,他解释道:“这是晃车地点人工添乘记录,明天回去还要整理上传系统,维修人员以此制定下步检修计划。”李兆平告诉记者,“添乘工作最考验人的专注度,在添乘确认时,工作人员必须要熟悉沿途的一切。”现在济南局管内共有10座隧道、50余组道岔、200多盏隧道灯、375公里线路和1000多个公里标,这些添乘员们不光要做到张口就来,还要准确判断。如果错报一公里,线下维修的工作人员就要多跑十几公里的“冤枉路”。
济南全搜索记者 李雪 通讯员 崔俊杰 付德水
71岁乡医路长春:春节坚守岗位53年
今年,是淄博市张店区中埠镇黄金村卫生室71岁的路长春医生,服务村民的第53个年头。53年来,没有周末、没有公休、没有假期,路医生家的座机就是卫生室的热线,只要村民一个电话,无论凌晨还是深夜,她都会立刻骑上那辆破旧的自行车,沿着坑坑洼洼的乡间小道赶到卫生室或是病人的身边。
今年春节,是路医生坚守岗位的第53个春节。年逾古稀的她已经儿孙满堂。长子带着媳妇和两个孙子从千里之外的吉林长春回老家来过年,女儿女婿外孙们也都从城里开车回来,齐聚家中。可年夜饭吃到一半,家里的座机照例又响了。这是一家人最无奈的时刻,孩子们相视一笑,打趣道:“乡村医生又要出诊了。”路医生披上羽绒服,戴上帽子手套,穿上棉鞋就骑着自行车出门了。
大年初一早晨7点,村里来路医生家拜年的人挤满了屋子,路医生的儿媳忙不迭地端茶,拿糖果香烟招待。大家都在问路医生呢,很多村里的后生都想来给路大娘磕个头,可家里唯独不见路医生。原来天不亮,路医生接到电话,凉水冲了把脸就出诊了。村里赵来杨夫妇年前不幸遭遇车祸,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家中老母一下子病倒了,不吃不喝,需要天天注射氨基酸补充给养。路医生一大早就赶过去给赵来杨的母亲打针,打上针又坐在身边一直安慰她。等路医生回到家,已是早晨8点多。家里拜年的客人走了一拨又一拨。赶紧吃口热了好几遍的饺子,路医生又去卫生室了。因为有好几个前一天挂吊瓶的村民今天还会去卫生室打针。
53年了。顶着漫天风雪或是冒着倾盆大雨,背着针和药深一脚浅一脚地赶往卫生室和病人家中的情景,无数次呈现在路医生的生活中,对她而言早已习以为常、无足挂齿;53个除夕夜、53个大年初一、53个春夏秋冬大大小小合家团聚的佳节,村民的需要就是军令如山的号角。没有荣誉、没有奖章、没有证书,村民的一句感谢话就是最大的褒赏。济南全搜索记者 刘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