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济南中央商务区 一名基层记者的拆迁手记(图)
走近济南中央商务区 一名基层记者的拆迁手记(图)
2016-09-27
www.jnmtv.cn 编辑:济南全搜索
记者(右)在采访居民。他们匆忙吃完工作餐继续工作。
作为一名区县记者,常年在基层,听到的大多是家长里短,是民生救助和居家养老,每一件事、每一个新闻的背后连接的都是一个或者数十个上百个家庭。
之前从未接触过拆迁这样的大事件。
从去年7月算起,随着济南中央商务区征地拆迁工作开始,我的“拆迁经历”也就此展开。走近一点,看得更清楚,才能找到更真实更细微的东西。
每一种真实后面都还有一种真实。——安东尼奥尼
老潘,54岁,小时随父母从青岛到枣庄援建棉纺厂,他后来就进入这个企业,很多亲戚朋友都在同一个企业里,益处很明显,一荣俱荣,坏处也很明显,一损俱损。
风光时,当绝大多数人月薪还在几十元徘徊,他两口子全都过百;没落后,当三四千元月薪成为普遍现象的当下,他干了一辈子的企业每个月只发给他不到2000元。他时常在我耳边念叨的是,咱家也能赶上拆迁就好了!
虽然老潘念着的拆迁不知何时到来,但我这一年采访的居民大体和他情况相同。
他们中,有参战老兵,退伍后到企业,有的就在二钢出生、长大、直到退休。采访中,他们就像我的父辈,常常会拉着我的手一说就半天,“我母亲今年80多岁,是厂里的人大代表,当年……”“18岁进厂,再从厂里入伍,退伍后又回来……”“房子是厂里的,当时买很便宜,有不少邻居为了多买一套房还闹了不少笑话……”每一个故事都不同,但感情却都一样,对于改善的期盼,对于生活的追求。
真实是什么?真实的背后又是什么?
记者试图在这一年多的采访中,从数百名居民的采访样本中还原出一个“当年的故事”。但,每一次听到这样的故事,脑中浮现出的总是那个年轻时意气风发,年老后依然勤勤恳恳的老潘。
不过,与老潘不同。济南中央商务区(安置区)旧城改造项目范围内的居民,他们期盼的改善已经到来。“邻居听了我的建议,选了货币补偿,在周边买了新房,天天感谢我”“我在这工作了一辈子,搬也不能搬远,晚上遛弯经常见到老哥们儿呢”“老爷子在一建工作了一辈子,一听到要建中央商务区,就非常支持”……
他们,又和老潘相同。他们故事的背后都是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
时间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麦金西
4月16日上午9点,102岁的唐信臣在货币补偿协议上摁下自己的手印;
5月4日,二钢居民朱先法与老邻居们聚餐,纪念他们一起搬迁;
近日,济南中央商务区安置房开工……
时间的车轮缓缓走过,当百年前济南开埠与二钢曾经的辉煌同时成为过去,2016年,一个叫中央商务区的名词将二者紧紧联系在一起。
一直以来,作为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区域性金融中心,济南始终缺少一个能够集中展示全市改革发展成果、代表东部沿海经济大省省会形象的标志性区域。中央商务区的建设正是为了补齐短板。
历史上的二钢也曾经辉煌过,最高时曾年产钢千万吨。进入21世纪之后,济钢逐渐淘汰二钢的一些分厂,最后只有中轧厂得以保留。
老潘虽然没下岗,收入也不如意。“有时,厂里安排歇班,一天的工资只有12元,还不够吃饭的”。虽然工种不同,但老潘与二钢工人一样,大半生引以为傲的手艺,忽然之间就成了“累赘”,“扔了舍不得,要说创业咱也没别的手艺”。
生活似乎陷入了不易改变的循环,安然却有一丝窘迫。
从某种意义上说,生硬地拉扯出这种窘迫意味着一点点残忍,但改善的意义正在于此。
济南这座城的成长,迎来的是一个大事件。700万济南市民迎来的,也是一个大事件。
未来,就在今天,2016。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杜荀鹤
我在采访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定好的采访突然更改时间,理由也是惊人的相似,“这会居民临时有空,我必须随叫随到,对不住了!”
采访工作人员总是不容易,甚至只能在午饭、晚饭时间采访。晚上蚊子多,记者一条胳膊上最多时就有七八个包,工作人员每天在现场,更是喂了不少蚊子,“这是止痒膏,拿走用吧,我这还有呢!”
从去年7月,中央商务区征地拆迁工作启动以来,风油精、止痒膏已经成了每一个工作人员的标配。
有的人婚假还未休完,就被电话叫回进入拆迁指挥部;有的人在婚礼前一天还在征地拆迁现场;有的工作人员没有陪伴孩子高考、中考的时间;有的工作人员怀孕八九个月还在入户做工作……
2600多名工作人员,记者采访过大概200名工作人员,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好不容易抽个时间采访到了,他们口中说的困难也很少,眼中流露的也满是骄傲。
记者有时候也不理解,一年多的时间里没有一个周末该是怎样的心情?“说未来,这是一件关系全市发展的大事,也关系着历下未来的发展,中央商务区建设是一个最大的也是最好的机遇!”
“说眼前,政策如此优惠,旧房换新房,小房换大房,每一个居民都能改善居住环境,我们再苦也值得!”中秋之前,不少人接到居民电话,要么邀请聚餐,要么要送几盒月饼。
“以后一定要带孩子来这里看看,济南能有如此发展,有我的一份功劳!”说着说着,他们自己都会笑起来。
他们,其实和老潘、和5015户居民、和700万济南市民的期盼一样,都希望生活更好,都希望明日不负今日之功。
原标题:走近济南中央商务区 一名基层记者的拆迁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