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风暴”下更有温情脉脉
城市更新“风暴”下更有温情脉脉
2017-06-05
www.jnmtv.cn 编辑:济南全搜索
6月4日,历下友谊苑社区内,专门为65岁的残疾人王宪有改造的“出行通道”已完工。晾干后,他可以坐轮椅直接进家门,再也不用把轮椅放在违建棚子里了。“社区这么为我着想,心里感到很温暖。”王宪有说。
同样心里暖暖的,还有章丘区龙山街道办南洼村的陈军、王鹿军、王世文三位村民。街办帮助申请了新的宅基地,他们主动把违建给拆了 ......
当前,全市拆违拆临快速推进,上万处违建消失,城市空间大幅拓展,城乡环境快速更新,一个崭新的济南正慢慢呈现。
拆违拆临不是一场与民争利战,而是一场更大层面上的惠民为民战。这期间,我市坚持民生为先,依法拆违又保障民生,对在拆违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情况,逐一分析处置,不让一户居民因拆违而无家可归。
记者梳理近期发生的两件小事儿,让我们感受基层拆违拆临进程中的感人瞬间。
“违建砖块”铺出“民生通道”
6月4日上午10点,友谊苑北区9号楼3单元1楼王宪有家的窗外,居委会人员拿着锤子敲打着临时棚舍的铁架,一会儿功夫,4平方米棚舍拆完了,露出墙体原色。
与此同时,友谊苑社区党委书记齐宝东着急邻居给王宪有改造的出行通道已竣工,一楼原有的5个台阶,被垒上砖块铺上水泥,成了一个坡道,一直延伸到单元门。
一拆一建,拆了违建,建了民心。
65岁的王宪有原是一名计量师,已在小区住了13年。10年前患病导致肌肉萎缩、行动不便,一级残疾,要靠轮椅出行,目前一个人居住。去年8月份,为放置刚申请到的电动轮椅,在楼长韩玲和邻居帮助下,王宪有用木板、铁架在单元门边搭起一间临时棚舍。
“当初建棚子时,就是大家帮忙,现在要拆违拆临,美化社区,我不能因为自己这点小事耽误大家的事。”王宪有说。
齐宝东介绍,小区在刚开始建时缺少残疾人无障碍设施,拆掉后,面临的又是居民实实在在需求。“刚开始讨论轮椅怎么放时,想搭个雨棚,但怕放在不安全,又想着把轮椅放进地下室,可对王宪有而言不方便。”齐宝东说,后来大家集思广益,计划修一个坡道,这样王宪有能直接控制轮椅从室外移动到室内了。
说干就干。居委会先征求了同单元每家每户意见,听说是为方便王宪有出行,邻居都欣然同意。6月3日下午4点,齐宝东、街道城管人员、各楼楼长10余人,用三轮车,在小区寻找拆违后剩余砖块,最后捡拾了300多块完整砖头。随后又拉来修小区道路的水泥和沙子,忙活了四五个小时,帮助王宪有修建了这条“民生通道”。 为增加摩擦,他们还画上了横线。
违建村民拿到了“新批”宅基地
这几天,南洼村陈军、王鹿军、王世文三位村民,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马上就是有正规宅基地的人了,他们仨主动把违建拆除了。
龙山街道东平陵城为国家文物遗址保护区,此次结合文物保护,龙山街道重点拆除东陵城内违章建筑。其中陈军等三户村民情况比较特殊。“这三户村民住房都是违建,但已与父母分开单过,原先村内没有宅基地,也没有房屋。”龙山街道办主任曹长兴告诉记者,“在拆违拆临推进过程中,考虑实际情况,我们积极联系区国土部门,经过咨询,了解到他们符合在村内申请新宅基地的条件,经过村委同意,我们正在帮他们完善宅基地审批手续。”
得知能够申请新宅基地,王世文心里舒畅了很多,主动先搬到村内废弃院落内,将原先东平陵城内的违建拆除掉。而陈军和王鹿军也暂时搬回到村内和父母一起住,并在街办协助下积极进行拆除违建。“针对这种情况特殊的村民,我们在村内广泛告知,解释为啥暂缓拆除,争取其他违建业户的理解和配合,这样拆除工作就顺利多了。”曹长兴。
“农村拆违比较复杂,我们在拆违过程中因地制宜,一户一策,充分考虑到村民实际情况,分类处置,不搞一刀切。”曹长兴介绍。在平陵城内,闫家村也有有50余户存在违建行为,其中有村民加建违建,也有违建养殖场等。街办在处置时,一户一户调查,分别做工作,三分之二违建住户同意拆除,剩余三分之一,有些是养鸡场还在孵化阶段,有些是养猪场正在寻找新址。街办根据实际情况,分别给他们预留少则十几天,长则一个月的处置和搬迁时间,将业主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目前,剩余违建正在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