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资源要跟着人群走 老城医疗资源扎堆新城亟待改善
医疗资源要跟着人群走 老城医疗资源扎堆新城亟待改善
2016-12-20
www.jnmtv.cn 编辑:济南全搜索
思想决定行动。12月8日至9日,全市工作务虚会召开,以问题为导向讨论“今年怎么样”,以目标为导向讨论“明年怎么干”,找问题、理思路,为今后的发展做准备。在这场思想碰撞中,市民最关心的问题,无疑是与自身健康休戚相关的就医问题。
医疗资源分布问题,从民生角度看,与每一位市民的健康息息相关;从城市发展来说,医疗问题的背后又隐含着城市发展的大问题。
务虚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文涛说,要围绕城市中心、次中心、卫星城,合理配置教育、医疗卫生等资源。原来的主中心,即老城区要中疏。如果再把公共资源集中配置到老城区,将会给城市交通带来灾难。随着济南城区的“东拓西进”,医疗卫生等公共资源也应向新城区合理倾斜。
思考1 老城区的医院扎堆现状
从老一辈人的口中可以得知,上溯30年,济南的“市中心”——东到解放阁,西到“十二马路”(现称为纬十二路),南到现在的经十路,北至经一路。
不可否认,优质的医疗资源、绝大多数的三甲医院都集中在这一范围内,且各大医院之间也会相对“抱团”集中。记者查看济南市综合医院布点规划图,发现约八成的医疗资源分布在老城区,且有的片区医院“扎堆”。如,在文化西路附近就坐落着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省中医院(老院区)、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多家大型医疗机构;在无影山路附近坐落着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济南军区总医院、山东省交通医院、空军医院等;山东省立医院和山东省眼科医院相邻;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对门”是山东省中医院(东院区)。
济南城区在“东拓西进”,优质医疗资源是否也应该跟着人群走?长久以来,优质医疗资源过分集中在老城区,使得不断“外扩”的人群不得不跑远路“进城”就医。这一现状,已经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候。
思考2 新城区渴求优质医疗资源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就诊需求日渐旺盛的长清大学城、西客站片区和二环南路附近目前均缺少三甲医院。随着城市半径不断扩大,新建城区居住的市民越来越多,虽说新建城区各种设施要比老城区新,但说起看病来,新建城区的居民就头疼了,“大型综合医院基本都在老城区,每次看病能把人跑死!”
新建城区的居民看病有多麻烦?住在老城区的人肯定很难体会得到。市民张女士住在济南西站附近,前两天带2岁的孩子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看病,需要一周内每天去挂号输液,“想想医院周边的交通,加上找个停车位太困难,万一迟到了,耽误了预约的号更不值得,索性我就把车放到纬十二路附近的一个停车场,再打车到医院去,每天都这样‘折腾’两圈。”
老城区与新城区的距离不是地图导航上公里数的差别,而是在着急就医时,导航软件中显示的“深红色路线”和需要拼运气才能抢到的停车位。面对这样的医疗资源布局,如果不改善,市民对新城区便不会有入驻的信心。
王文涛在会上表示,有些医院在老城区还要大搞建设,对老百姓来说老地方都熟悉,对医院来说病员也多,但是动态的交通组织、静态的停车都是大问题。所以,老城区最好是只拆不建,要建就要沿着人口导入的方向建,支持片区的发展。
思考3新城区就医环境有待提升
济南东部片区是目前新城区中发展最为良好的一个片区。在医疗资源延伸分布方面,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已经算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2013年3月,齐鲁医院东院区正式开诊。这样省立医院和齐鲁医院两艘济南乃至整个山东医院的“航母”全部入驻东部地区,东部居民的就医环境大大改善。其实,“抢滩”东部的不止齐鲁医院一家。近年来济南东部发展进入快车道,居住人口不断增多。医院东迁,满足东部庞大人口的就诊需求成了当务之急。省胸科医院东院区也已在东部开诊,再加上原本就在东部的省千佛山医院、武警山东总队医院,东部200余万居民的就医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西部新城虽目前仅有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这一家综合医院,但一个“高大上”的高端医疗项目——国际医学中心将落地济南西部。12月16日,济南市委十届十三次全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文涛提到,今年济南国际医学中心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作为落户西城的重要项目,济南国际医学中心将成为发展高端医疗服务的切入口。
国际医学中心选址济南西站与京台高速济南西出口附近,规划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由多家医疗机构组成,集教育、科研、制药为一体。济南国际医学中心将建设成为功能完善的有机综合医学体系,具有医疗服务、医学教育、科技研发、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产业和康复养老等五大功能板块。国际医学中心的落地将会带来多么巨大的变化和发展?通过其他城市的经验便可得知。目前,国内正在建设或已经落成的医学中心有20多家,像已经落成的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等项目,在服务周边及提升科研方面都发挥了重大作用。
而二环南路附近,除了山东省立医院南院(市中区人民医院)外,医疗资源仍相当匮乏。
思考4城市框架决定配套发展方向
王文涛谈到城市的框架和结构时说,目前我们正进行新的城市规划。按照新的规划思路,提出整个城市发展要改变过去的单核模式,按照组团式的发展模式,提出了“一主一副,五大次中心,十二个区域中心,两个卫星城”的城市框架结构。城市结构和框架出来了,就决定了交通、商业、公共设施、生态绿地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底图。
以目前的西部新城片区为例,公共服务资源跟不上,人们就不可能或者暂时不愿意过去生活。今后的新区建设,要公共配套设施先行。只有按城市结构去布局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实现交通、商业、教育、医疗等资源的合理配置,才能打造15分钟生活圈,真正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也只有这种方式,才能水到渠成地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这种理念才是现代的规划理念。
原标题:医疗资源要跟着人群走 老城医疗资源扎堆新城亟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