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全搜索

济南全搜索

>读清华国学大师亲笔信 重温旧时光 老济南文化主题邮局免费开放(图)

读清华国学大师亲笔信 重温旧时光 老济南文化主题邮局免费开放(图)

20世纪20年代, 老电报大楼曾作为济南日本邮便局使用。

2003年,拆迁前的老电报大楼。 王晓明 摄

937年12月, 韩复榘以 “焦土抗战” 名义将老电报大楼

烧得只剩框架。

2016年3月21日,老电报大楼已成为老济南文化主题邮局。 记者 王倩 摄

3月21日,一位市民正在二楼书信博物馆参观。 王倩 摄

2015年1月, 老建筑开始有了整修迹象。 王倩 摄

记者 王倩

生活日报3月21日讯 21日,记者探访经一路老电报大楼时发现, 原本闲置十年之久的这座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已变身为一家老济南文化主题邮局, 年轻人可以在里面买到有济南特色的明信片, 还能盖到各种纪念邮戳。 二楼成为山东华夏书信文化博物馆, 除了杨绛、 钱钟书、 沈从文、 启功等文化名人亲笔手书原件外, 还集齐了梁启超、 陈寅恪、 王国维、 赵元任清华国学四大导师的书信。 博物馆从上周六启用, 原本常年聚集在楼前卖箱包、 水果零食的小摊贩也因此消失, 原胶济铁路济南站近现代建筑群更添文化味。

老电报大楼

变身书信主题博物馆

21日中午, 记者探访发现, 位于经一路的老电报大楼正门外墙上, 已经贴上 “老济南文化主题邮局” 的金色字样。 “这里是免费开放的, 除了周日邮局不营业外, 下午五点前, 市民都可以过来免费参观。 ” 进入邮局内, 里面还挂着 “山东华夏书信文化博物馆” 的牌子,一位工作人员说, 上周六主题邮局刚刚正式开放, 展览面积870平方米, 一共有二层, 二楼以书信为主要藏品, 整个书信主题博物馆分书信文化史、 古代书信集萃、 近现代书信集萃、 山东名人书信集萃四个部分, 想了解中国书信的历史文化, 来这里就能通览。

“这些邮戳太漂亮了, 我可以盖几个带走吗? ” 21日中午, 从外地来济南找工作的小杨在博物馆一楼东侧的邮局办公台前说, 自己曾去过苏州拙政园、 南京中山陵、 鼓浪屿“ ,里面都有邮局卖漂亮的明信片, 还有专门配套的纪念邮戳, 如果不盖上几个寄出去, 就像没去过一样。 ”

老济南文化主题邮局里不仅提供正常的信件、 包件、 报刊、 集邮、 邮购等邮政服务, 所展示和售卖的 “印象济南” 、 “老济南建筑” 明信片, 以及准备的四个主题邮局纪念邮戳, 正合了这些年轻人的口味。 央求工作人员准备一张A4大小的白纸, 小杨和另外几个姑娘, 每人盖了一整张邮戳带走留作纪念。

清华国学四大导师

手书原件弥足珍贵

在二楼的书信博物馆里, 有140多封文化名人同亲友之间的手书通信。 “这些书信都是原件, 是北京的收藏家赠送给我们博物馆进行展出的, 大部分藏品都会在这里永久展出。 ” 下午2点, 一位工作人员向前来参观的团体介绍说。

“陈垣, 这位是启功的老师; 马衡, 是原故宫博物院院长。 ” 此外, 展出的藏品里还有吴宓、 钱钟书、 杨绛、 刘文典、 徐志摩、 梁漱溟、 启功等多位文化名人的亲笔书信。

“有一封胡适给小芳的书信, 里面告诫她要多走路, 多玩玩, 身体好, 进步更快。 ” 这位“小芳” , 原名陶维正, 是著名社会学家陶孟和与翻译家沈性仁的女儿, 写这封信的时候, 小芳当时应该是一个上中学的孩子。

摆在正对二楼楼梯口的, 是 “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 —— — 梁启超、 王国维、 陈寅恪、 赵元任四位文化大家的手迹原稿“ 。王国维这封信是写给长子王潜明的, 是为了长子工作的事情而书。 而陈寅恪写给马士良的书信, 是由陈寅恪的夫人唐筼(音云)代笔, 因为1944年后, 陈寅恪因为眼疾已经双目失明。 ” 虽然唐筼一生默默地隐藏在丈夫的光环里, 但从书信中依然能够看出, 这位曾经是许广平老师的优秀女性, 字迹清秀有力, 除了展现出陈寅恪这位学问大儒的君子之风外, 一张行楷让人看着赏心悦目。

责任编辑:JNQ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