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全搜索

济南全搜索

>张充和去世前后实录真实还原 起底张充和民国闺秀流年记事【图】

张充和去世前后实录真实还原 起底张充和民国闺秀流年记事【图】

江南的雨总是连绵着下,5月最后一个周末,众多曲友聚在苏州昆曲传习所。古色古香的院落里笛声悠悠、余音袅袅。曲友余心正给我布置了个讲座《张充和与昆曲艺术》。其他曲友们正在闲聊着什么,其中谈到了张充和女士的生日,有说102岁,有说103岁,还有说110岁了,这明显是把允和夫婿周有光老先生的年龄“借”来了。

  【张充和去世】江南的雨总是连绵着下,5月最后一个周末,众多曲友聚在苏州昆曲传习所。古色古香的院落里笛声悠悠、余音袅袅。曲友余心正给我布置了个讲座《张充和与昆曲艺术》。其他曲友们正在闲聊着什么,其中谈到了张充和女士的生日,有说102岁,有说103岁,还有说110岁了,这明显是把允和夫婿周有光老先生的年龄“借”来了。

张充和去世前后实录真实还原 起底张充和民国闺秀流年记事【图】

  由此可见,很多人并不是那么准确地了解张充 和 ,但这丝毫不妨碍他们对她的喜欢和敬佩。不少曲家都曾与张充和女士拍过曲,在山塘街、在怡园、在昆曲传习所、在苏州大学校园、在昆曲博物馆等地。从来没有哪个人能与一门艺术如此“长相厮守”,一辈子都不够。

江南的雨总是连绵着下,5月最后一个周末,众多曲友聚在苏州昆曲传习所。古色古香的院落里笛声悠悠、余音袅袅。曲友余心正给我布置了个讲座《张充和与昆曲艺术》。其他曲友们正在闲聊着什么,其中谈到了张充和女士的生日,有说102岁,有说103岁,还有说110岁了,这明显是把允和夫婿周有光老先生的年龄“借”来了。

  从传习所出来,我去了九如巷3号,那是充和在苏州的家,一个真正能让她魂牵梦绕的地方,也是一个提起来能让她霎那落泪的地方。雨还是那样的密,满头银发的周孝华女士移开木门,轻轻地走出来,她是充和五弟寰和的夫人,与充和情同姐妹。她曾亲手为充和缝制了很多衣被寄到美国,她担心“四姐”“水土不服”,尽管充和已逾百岁,她还是一如既往地、习惯性地担心着。周孝华女士不时地念叨着,要是回来就好了,在哪里都不如在家里呀。

  但是一说到充和与昆曲,周孝华女士顿时觉得欣慰很多,“她一辈子就欢喜这个,所以那一年回来,我就提议去附近怡园拍曲,她唱的时候你会忘记她的年龄”。那是2004年秋,恍惚已11年,那一年充和91岁,依然杜丽娘:“没乱里,春情难遣……”继字辈金继家和“西厢”:“彩云开,月明如水浸楼台……”。

  那是充和最后一次回到苏州,当时五弟寰和先生还在健在。2014年冬,寰和先生去世,至此,“和”字辈十姐弟独留充和。当时,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杨早先生悼念说:“小五哥也走了,不是说谁带走一个时代,但那个时代的痕迹,确实在渐渐湮灭,不是自然更替,而是失了传承……”

  欣慰的是,充和还在;欣慰的是陪伴充和的昆曲还在;欣慰的是,海内外的昆音,接待美国回来的充和昆曲弟子安娜女士,海外昆曲社继芳女士,她们说,充和百岁后,拍曲活动依旧,曲人汇聚充和家里,认识的,不认识的,会唱的,会吹的,会解说的,笛声一起,充和的心就轻了,轻若梦境。

  从童年接触昆曲剧本,到少年时期学习昆曲,再到抗战时期流离拍曲,再到美国延续雅音……不须百战悬沙碛、自有笙歌扶梦归。二十六年里,充和曾辗转北美二十三个大学演出、演讲昆曲,有人说正是充和对昆曲的不懈推介,才使其得以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充和的一生充满着戏剧性,她自己也说“看世事看多了,亦如看戏看多了一样,只知道看做人的艺术,只知道应该如何涂上生旦的脂粉,唱着付丑的戏……”但纵观充和长长的一生,却又是那样的轻盈、随意,似戏,非戏。她总是懂得戏剧里的“化”,一切都在掌握,一切又都随缘而去。

江南的雨总是连绵着下,5月最后一个周末,众多曲友聚在苏州昆曲传习所。古色古香的院落里笛声悠悠、余音袅袅。曲友余心正给我布置了个讲座《张充和与昆曲艺术》。其他曲友们正在闲聊着什么,其中谈到了张充和女士的生日,有说102岁,有说103岁,还有说110岁了,这明显是把允和夫婿周有光老先生的年龄“借”来了。

  愿为波底蝶,随意到天涯。十分冷淡,一曲微茫。充和的生活在继续,充和的艺术在继续,充和的“生活的艺术”也在继续中。

  民国是韵致天成的时代。名士倜傥,淑女婉约。说不尽的故事,道不完的传说。读张充和的《小园即事》,再一次沉浸在民国独特的氛围中。

  合肥张家,以淮军将领、官至直隶总督的张树声起家,代代子弟皆修学问、冶情操,世家风范,斯文绵延。到了充和这一辈,张家十姐弟各有才艺,成就斐然。四姊妹中的小妹充和,浸淫于书法、昆曲、诗词等传统文化,染得一身风情雅致,却又不为古风所拘,洒脱自由,时尚活泼,且无一丝浮浪矫揉之态,通过《小园即事》雅文小集,可以窥见这位民国闺秀的精神世界。

  《小园即事》忆人忆事很多,以充和忆叔祖母的文章最感人。充和从襁褓时期就过继给了叔祖母识修(李鸿章的侄女),识修给了充和最温暖的亲情之爱,亦为她存备了一颗始终向往真善美的心。读《我的幼年》,小小的充和说“我是祖母生的”,天真傻气的回答里包裹的是最亲近的爱,絮絮地说,都是点滴日常,祖母墓上长了草,充和似乎听见祖母说:“孩子,丛草处多毒虫不要去!”

  祖母过世,充和16岁时重回张家,在充和的文章里,完全看不出充和与张家其他人隔着16年的光阴,写兄弟姐妹喝酒对诗、嬉笑打闹,写三姐夫沈从文上张家求亲,始终是淡淡的温馨,暖暖的情谊,让人情不自禁由心底微笑。充和,想必是人见人喜的吧,她对人总是那般自然而然地好。

  充和心有慈悲。《变戏法》中的小哑巴,《痴子》中的傻儿,充和怀着真切的同情,写他们的故事,她自己家世优裕,但她的眼光总是投注在普通人家的命运里,她始终觉得人与人不应该有差别。

  她写《隔》:“他向我磕头,为什么?为什么他要向我磕头?为什么他不再拉着我的手向后园摘黄瓜,摘扁豆?为什么他不再采一大束诸葛菜的紫花来装饰我一头一身?”想到鲁迅笔下的闰土,同样是久别重逢的童年伙伴,主仆的身份隔开了友情,鲁迅是以笔做矛的犀利,充和则是一叠声追问的伤心不解,更倾向于情感的共鸣。

  她写《手》,一个已婚女人,跟着铜匠手拉手私奔了,女人的丈夫开枪,对准的不是头,而是“打开他们的手”,女人后来和铜匠开了个小店,女人用那只带着小洞的手勤快地做着小买卖。千把字的短文,说不清是小说还是散文,那只“手”生发出的意象,有“五四文学”的精神,但不是直接的呐喊,而是婉转曲折诉之于情。充和受着新思想的洗礼,现代和古典却在她身上融合得颇为妥贴。

江南的雨总是连绵着下,5月最后一个周末,众多曲友聚在苏州昆曲传习所。古色古香的院落里笛声悠悠、余音袅袅。曲友余心正给我布置了个讲座《张充和与昆曲艺术》。其他曲友们正在闲聊着什么,其中谈到了张充和女士的生日,有说102岁,有说103岁,还有说110岁了,这明显是把允和夫婿周有光老先生的年龄“借”来了。

  《小园即事》文章短,意蕴长。得益于充和在书法、昆曲上的造诣。留白予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而文章的结构铺陈则恰如一出出精彩的戏曲,让普普通通的事情具备了一波三折的戏剧性。《小园即事》收录了充和多幅书法画作,一笔端丽清秀的小楷,董桥曾经赞叹:“充和先生送过我一幅墨宝我已然很满足了,我迷她的字迷了很多年。”充和的昆曲剧照,那一低头的温柔,那一举手的风姿,难怪会装饰了卞之琳无数的梦境。他在她的窗外,走不进她的门里,却将她遥望成了永远的风景。

  到底是大家闺秀。一卷书一盏茶,一支曲一壶酒,小园自成一统。这一百年的时光,天地激荡、世事纷乱,“小园”却独有清寂境地、简宁岁月。如今百岁的充和老人,淡泊从容,浅浅诉说久远的故事。那个时代的许多人,从“小园”里走来,微微笑着,吟啸徐行。

责任编辑:JNQ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