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全搜索

济南全搜索

>上巳节 隐退于历史间的文化符号

上巳节 隐退于历史间的文化符号

济南网视讯:祓禊祈福、曲水流觞、踏青游春……生发于齐鲁大地,留存于众多齐鲁名家著作中的上巳节,流经了周公的洛水流觞,流经了王羲之的兰亭修禊,流经了大唐的“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浪漫诗情,却在千年的历史沉淀里逐渐隐没。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你还记着上巳这个古老的节日吗?

  神秘起源引人遐思

  说起上巳节的历史,可推溯到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娲抟土造人,繁衍后代,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在淮阳(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善男信女,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朝拜人祖。农历三月三,还是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有一首北京竹枝词是这样描述蟠桃宫庙会盛况的:“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扬。”传说西王母原是中国西部一个原始部落的保护神。她有两个法宝:一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寿的仙桃——蟠桃。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来的西王母仙丹后飞上月宫的。此后,在一些志怪小说中,又把西王母说成是福寿之神。

  另有一种观点认为,上巳节起源于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在这项活动中,兰草被用作灵物。兰草有香气袭人的特点,古人在举行重大祭神仪式前,须先期进行斋戒,其中包括采用当时最好的沐浴方式——兰汤沐浴,这在楚辞中有生动的描写。祭神必斋戒,斋戒必沐浴,沐浴用兰汤,于是兰汤、兰草便与神灵有了联系。当兰汤沐浴成为一种辟邪法术时,这种沐浴活动就必须由专职的女巫进行组织和领导。

  诉诸于笔端的文化风情

  事实上,从文献记载看,上巳节在齐鲁大地上生发为一个重要的节日。《论语》中就曾谈到过这个节日。《后汉书·礼仪志》介绍说:“三月上巳,官民皆挈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痰,为大挈。”是说上巳节时,大家都到江水边洗掉身上的污垢,消灾除邪,古语称之为“祓禊”。在诗经时代,上巳节这种祭祀活动已经慢慢演变成了一种民间聚会,其以生育祈福来组织的形式已经慢慢减弱了,到了孔子时代,即诗经晚期,这个习俗已经很普遍了,在莫春时节,大家都要到原野上去,去开怀,去放松身心。

  到了晋代,原籍琅邪临沂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写的《兰亭集序》前面一句:“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在东西晋的时候,将上巳节已称为修禊。在这个节日里给所有的官员放假,大家回去整理内务,要沐浴,要到大自然中去放怀,所以《兰亭集序》所记载的也是上巳节,他们在兰亭祭祀后,举行“曲水流觞”的活动。

  “曲水流觞”是上巳节中派生出来的一种习俗。他们在举行修禊、祭祀仪式后,在兰亭的清溪两旁席地而坐,将盛了酒的觞,觞是一种木制的杯子,放在溪水中,由上游浮水缓缓而下,经过弯弯曲曲的溪流,杯子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故称“曲水流觞”。有民俗专家认为,山东当地也有曲水流觞的传统,王羲之将曲水流觞的文情雅致带到南方,是对南方文化传统的一种丰富。

  到唐朝的时候,在《全唐诗》中有很多作品出现“上巳”字眼,其中诗歌就有29首。比如杜甫的《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还有王维的《三月三日曲江侍宴应制》:万乘亲斋祭,千官喜豫游。奉迎从上苑,祓禊向中流。这也两首诗都是描写上巳节这天的情景,唐玄宗和大臣都来到曲江过节,乘船到河水的中流去,去洗浴。一年之际在于春,在上巳节里洗浴身体,祈求健康,表现了唐代人积极的生活态度,上巳节在唐代成为了最重要的节日。

  到了宋代以后礼教渐严,男女私会不被容许了,这个节日也日趋没落,最终被人们遗忘。踏春也改在清明进行。不过,在西南少数民族仍然保持了三月三这一节日风俗。如朝鲜族的三巳节、土族的三月三,白族、布朗族、壮族也过上巳节。

  渐渐隐退的习俗记忆

  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严格说并非是同一个节日。寒食节的源头为古代的禁火节。禁火应当禁三天,为的是“换火”,家家把炉灶清理,用缸瓦膛灶,俗称膛炉子。家中禁火吃寒食。如果去扫墓,也不能见火,而是在坟上插个秫秸为骨架的“佛陀”或压上些纸钱而已。禁火节,后来又转化为寒食节,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

  而上巳节则是每逢农历三月三在古时称为“上巳节”,是从春秋战国时期的“上已节”演变而来的。那时这个节没有固定的日子,一般在三月上旬。“巳”是地支中的干位。过去纪年纪月纪日用六十花甲,即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字与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十二字轮番搭配,以数学组合方式组成六十个组合形式来记日记年。“上巳”就是三月中第一个出现“巳”的日子,因此叫“上巳”。从上巳节到三月三,从祓禊到踏青,节日内容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中国人的进步历程。三月三这个节日发展到后来,在人们的生活中渐渐淡下去了,现在只有一些少数民族仍保留着这一风俗,内容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逐渐成了一个休息、游乐和集市贸易活动的节日。这也因为传统节日清明节,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还有就近日期的寒食节就阴历而言,大约是在二月底三月初之时,三节的时间和内容如此的相近、相似,后人便将三月三、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因此,三月三在现今的汉族群众中可以说已不称其为节日了,仅只保留了某些痕迹而已。

  而济南市民俗专家、山东师范大学教授秦永洲介绍,农历三月三在古时称为“上巳节”,和清明节一样都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有时两节碰到一起实属巧合。“不过无论是清明节,还是‘三月三’,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本身并不存在‘犯冲’之说。如果非说它们有什么联系,那只能说二者都包含有外出踏青之意。因为清明节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秦永洲说。

责任编辑:JNQSS